近年来,徐州市针对讨债行业长期存在的收费不透明、暴力催收等问题,于2024年底至2025年初密集出台多项政策,旨在构建合法合规的债务追收框架。新规定不仅细化收费结构,还强化法律监管,明确要求服务流程透明化,并首次将债务人权益保护纳入核心条款。这一系列改革标志着徐州讨债行业从“灰色地带”向规范化市场的转型,为债权人、债务人及行业三方权益的平衡提供了制度保障。
二、收费结构分层细化
新规将收费划分为基础服务费与附加成本费两大类别。基础费用以债务金额为基准,采用阶梯式比例收费:5万元以下小额债务按50%收取,5万至10万元区间降至40%,10万元以上则适用30%比例。这一设计兼顾了大额债务的经济性与小额案件的执行成本。
附加成本费则涵盖跨地区追讨、法律诉讼及调查取证等特殊服务。例如,跨省行动需额外收取交通及住宿成本,诉讼案件则按司法程序复杂程度加收10%-20%的律师代理费。部分公司引入“分段收费”模式,在案件不同阶段(如调查、谈判、执行)设置差异费率,避免前期资金压力集中于客户。
三、法律监管全面强化
新规明确禁止暴力催收、信息骚扰等行为,并规定催收时间限制为每日8:00至22:00,违者将面临最高10万元罚款或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。建立“双备案”机制,要求讨债公司向公安部门备案资质,并向市场监管机构提交服务合同样本,确保收费条款合法。
司法实践中,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期公布的案例显示,某公司因违规收取“成功奖励金”(超过债务金额20%),被判定违反《民法典》第680条,需退还超额费用。此类判例为新规执行提供了司法支持。
四、服务透明度显著提升
根据新规,所有收费项目需在合同中逐项列明,并通过平台公示标准模板。客户签署前需经独立律师审核,确保条款无隐藏费用。例如,“智耀承”等公司推出在线费用计算器,输入债务金额、地区等信息即可生成预估账单,减少信息不对称。
行业还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,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讨债公司账目进行年度审计,重点核查佣金比例与实际成本的匹配性。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,徐州地区平均投诉率同比下降37%,反映出透明度改革的成效。
五、债务人权益保障升级
新规首次赋予债务人申诉权,设立市级“债务纠纷调解中心”,提供免费法律援助。数据显示,2025年1月至3月,该中心受理的费率争议案件中,43%通过调解达成费用减免。
隐私保护方面,严禁催收方公开债务人信息或联系无关第三方。违规泄露信息的企业将被列入信用黑名单,限制参与采购项目。针对困难群体,部分公司推出“弹性付费计划”,允许分期支付佣金,缓解债务人的二次经济压力。
总结与展望
徐州讨债收费新规通过结构性调整与制度创新,初步实现了行业乱象治理与服务效率提升的双重目标。实践中仍存在跨区域执法协调难、部分小微企业合规成本高等问题。未来建议从三方面深化改革:一是推动长三角地区催收标准互认,降低跨省案件执行成本;二是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服务流程全链存证;三是建立行业协会,制定细分领域(如商账追讨与个人借贷)的差异化收费标准。唯有持续完善制度设计,方能推动讨债行业从“必要之恶”向“合规之器”的彻底转型。